引言
精密空調製冷壓縮機的潤滑油怎麽分辨?在實際的製冷維修和製冷運行維護工作中,很多工作人員在更換冷凍油時,往往對冷凍油的種類、型號模糊不清,隻知道照“吩咐”和以往經驗辦事;更有甚者隻看外包裝“差不多”就加以使用。隨著新型環保製冷劑,如:R134a、R600a、R407C、R417、R410A等在製冷設備中的大量使用,維修人員對此類製冷設備更換潤滑油時更感到茫然,有的維修人員甚至不管原製冷係統用的是哪種製冷劑,便隨意添加一種冷凍油,給製冷係統帶來了嚴重的故障隱患。
1 精密空調製冷係統中潤滑油的具體作用
冷凍油是製冷壓縮機的潤滑油,在製冷壓縮機中主要起潤滑、密封(控製容積的間隙)、防鏽、清洗和冷卻等作用,當然有的製冷係統中也用冷凍油作為能力卸載壓力用油如,螺杆機組的滑閥驅動等。冷凍油在製冷係統中,也是不斷循環的,通常稱之為油路。不同壓縮機類型、機組規模,製冷係統的冷凍油的循環方式不同。在活塞式和螺杆式壓縮機的製冷係統中,冷凍油分別對軸承、壓縮機控製容積(氣缸或齧合齒輪、螺杆)摩擦副和控製係統執行機構產生作用;其中在壓縮機控製容積中,冷凍油與製冷劑直接接觸、發生混合。在大型係統(冷水機組、中央空調製冷機組等)一般設有油分離器,由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一油混合物在油分離器中被分出大部分的油,分出的油經冷卻器冷卻、油過濾器回到壓縮機的曲軸箱,經油泵加壓後進行下次的循環;少量分不出的油則隨製冷劑在製冷係統內循環或之類在相關設備內,難以回到曲軸箱。而小型係統(例如冰箱、家用空調等)則是油則隨製冷劑在製冷係統內循環,從吸氣管回到壓縮機,經飛濺裝置重新進入油路循環。而離心製冷係統,製冷劑不與潤滑係統用油直接接觸,所以可根據軸承潤滑理論來選用合適的工業潤滑油;當氣體泄漏而影響潤滑係統中用油時,也應選用壓縮機專用潤滑油;當附帶有增速齒輪時,則齒輪箱用油應逸用具有一定抗磨性的潤滑油。
2 製冷係統中潤滑油的要求
2.1 精密空調製冷係統中潤滑油的一般要求
冷凍油是製冷壓縮機的潤滑油,也具備潤滑油的基本理化性能,見表1,這些理化性能可以說明潤滑油的內在質量。
2.2 製冷係統中潤滑油的特殊要求
冷凍油是在製係統內部工作時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工作環境如,冷凍油與製冷劑直接接觸,少量冷凍機油會隨製冷劑參與冷凍循環,在全封閉壓縮機中,冷凍油與電機的線圈及密封件等材料密切接觸,冷凍機油處於壓縮機排氣閥的高溫和膨脹閥、蒸發器的低溫等極端的溫度條件下工作等等。因此,製冷係統對冷凍油也有一些特殊要求,見表2
(1)良好的熱化學穩定性。在製冷劑、油、金屬共存的係統中,高溫會促使潤滑油發生化學反應,導致油的分解、劣化,生成沉積物和焦炭,潤滑油分解後產生的酸還會腐蝕電氣絕緣材料。
(2)吸水性。精密空調若潤滑油具有較強的親水性,會帶人一定量的水分進入係統,在毛細管中水形成冰晶而堵塞係統,從而形成“冰堵”現象。尤其在小型氟利昂係統中(家用冰箱、空調)應該注意。
(3)良好的低溫流動性。從製冷循環係統的蒸發器出口到壓縮機的人口,很容易發生因油的低溫流動性差而發生的一係列問題。特別是11502、R503、R13和氨的製冷係統,冷凍油可能會在蒸發器盤管等低溫部位滯留、“池積”,影響係統的運轉。
(4)與製冷劑的互溶性良好。互溶性好,在換熱器傳熱管內表麵不易形成油膜,對換熱有利;否則會影響冷凝器和蒸發器的換熱效率。另外,互溶性較好,在蒸發器和低溫設備內不會發生“池積”,有利於壓縮機回油。
(5)黏度。精密空調冷凍油黏度是一個重要參數,考核該參數取決於潤滑油與製冷劑混合物的黏度,而不僅僅是潤滑油本身的黏度。冷凍油黏度過大,會使機械摩擦功率、摩擦熱量和啟動電流增大,高粘度
潤滑油也可能在毛細管內形成“蠟堵或“油彈”。黏度過小,不能形成所需的油膜,無法達到應有的潤滑效果。研究表明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用粘度低的冷凍油,可提高壓縮機的機械效率,降
低起動電壓,提高係統的製冷性能。
文章來源:精密空調www.hw82.com